人文古迹
[寺庙] 云隐寺 位于阳岭主峰山下海拔1000米处。2000年,经县政府宗教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总面积600多平方米。 东林寺 位于县城东门庙坑。1995年,经县政府宗教主管部门批准登记,总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斋堂等。 朝阳古寺 位于思顺上峙村。1995年,经县政府宗教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占地面积0.2公顷,另有0.27公顷荒坡,0.13公顷油茶山。建有六扇五间房屋一幢,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天虹山古寺 位于横水镇密溪村,占地面积0.27公顷,建有六扇五间房屋一幢,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 观音窝古寺 位于茶摊乡朱坑老虎脑山窝之中。2000年,经县政府宗教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占地面积0.07公顷,建有殿堂、斋堂、住房三幢,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 万寿宫 位于古亭镇老街中心处,背靠河流,两侧紧靠老街小店。清光绪三十年一年(1905年)建,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分前后两栋,正殿梁柱列架,中间有一天井,左右两侧有走廊,前栋有戏台,台下两边有厢房,前后两栋倒板上绘有山水、人物、虫鸟等图案,结构独特,殿宇雄伟,浮雕精细,形象逼真。 基督教堂 1996年8月,根据十几名基督教信徒的联名申请,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同意在县城设立一个基督教活动场所,后经他们努力把原广电局旗岭转播站买下,作为县城固定的活动场所,冠名为“基督教崇义旗岭堂”。占地面积0.13公顷,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
[古桥] 章源桥 位于聂都乡,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桥长34.8米,宽4.1米,高5米。全用麻石卷拱,分三孔,桥孔间建有船形石墩,桥底石上镌有“清朝乾隆十四年罗若圣首事建造”14个楷书大字。桥面两侧有28根浮雕石柱,每柱间镶有浮雕青石花板,刀工平整,图案各异。桥头原有碑记,刻有碑联:“路通楚粤行人笑,桥架章源舟子羞”。现碑已毁。该桥建筑牢固,桥身至今完好。 长江石桥 位于思顺乡长江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桥长9米,宽3.3米,高5米,系麻石单孔桥。桥头立有石碑,刻有捐资建桥人姓名。 永镇潭东桥 在聂都白马庙下侧的龙西河面上,地处深山峡谷之中,请乾隆元年(1936年)造。桥长12米,宽3米,高10米,单拱麻石结构,至今完好。 九龄江拱桥 位于丰州圩附近。清咸丰四年(1854年)造,桥长20米,宽3米,高7米,系麻石构成单拱石桥,为原通往县城的交通要道。桥身至今完好。
[石刻] 茶寮碑刻 位于距思顺乡桶岗村2.5千米的小河西岸,有一深潭,上面为悬崖绝壁,在壁立的崖石上,刻有一碑,名为“茶寮碑”。 此碑系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巡抚王守仁镇压以谢志山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后所刻。磨石碑刻高3.75米,宽1.85米。碑文是:“正德丁丑,猺寇大起,江、广、湖、郴之间骚然,且四三年。于是上命三省会征。乃十月辛亥,予督江西之兵自南康人。甲寅,破横水、左溪诸巢,贼败奔”。庚申复,连战,贼奔桶冈。十一月癸酉,攻桶冈,大战西山界。甲戎,又战,贼大溃。丁亥,与湖兵合于上章,尽殪之,凡破巢大、小八十有四,擒斩二千余,俘三千六百有奇,释其胁从千有余。众归流亡使复业。度地居民,凿山开道,以夷险阻。辛丑,顺旋。呜呼!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刻茶寮之石,匪以美成,重举事也。提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记功御史屠侨,监军副史杨璋,参议黄宏,领兵指挥许清,守备郏文,知府邢珣、伍文定,季斅、唐淳,知县王天与、张戬。”该碑刻距今483载,字迹虽有剥蚀,但大部分仍可辨认。 王文成公祠碑 明隆庆二年(1568年)刻,碑高1.7米,宽0.97米,厚0.1米,青石碑。正中刻有“明新建候王文成公祠”九个阴文大字。原放置在王成文公祠门前侧,现移至县文化馆内。 石狮 用整块花岗岩精雕的石狮,县内尚存三对。即过埠陈氏宗祠石狮、麟潭独石刘屋祠堂石狮和麟潭华山刘氏宗祠石狮。这些石狮均有造型生动、刻画粗犷、工艺精细等特点。
[旧址旧居] 毛泽东旧居 1934年10月28日,毛泽东从大余左拔经龙头坳到安义街。在罗姓老屋宿营三晚。该处为四扇三间土木结构房,现仍完好。 朱德旧居 1935年红军北上时,朱德率领部队经过上堡街,住在街背李屋。朱德在上堡街中心戏台召开大会,向群众宣讲革命真谛。 红军后方医院旧址 1932年4月,红三军团彭德怀率领部队到达思顺,在思顺大王洞设立后方医院。彭德怀、滕代远等带领部队及当地群众抬木头、挑禾草盖起医疗室、伤病员住所等草房10余栋。并建有合作社、修械厂、被服厂,住有伤病员1000余人,其中重伤员500多人。另有武装部队数百人负责保卫。后方医院还办有俱乐部、列宁室,置有留声机、乐器、书籍等物,供伤病员学习、娱乐之用。同年10月,国民党广东军侵入大王洞,后方医院撤离,草房被烧毁。 革命烈士纪念塔 为纪念全县在历次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光荣牺牲的烈士,1957年7月在县城西边猪岭顶上,建成烈士纪念塔一座。1967年秋月重修。塔身呈正方形,塔基边长5.20米,塔宽3.50米,高14.60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塔正面垂直书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红色行书大字,塔座四周刻有下列题词: 正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 左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右侧: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毛泽东 后面: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泽东 有八米宽水泥台阶,共分两段,第一段48级,第二段105级,台阶两侧竖有麻条石栏杆。从山麓拾级而上,抬头瞻仰,使人感到庄严肃穆。塔的周围种有青松翠柏,象征革命烈士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王尔琢烈士墓 民国17年(1928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因追击叛徒袁崇全,于思顺街壮烈牺牲。当时将烈士遗体葬于思顺街背虎形岭上。1983年重建陵墓墓碑上刻有“王尔琢烈士之墓 肖克题”字样。碑座刻有烈士简历。文曰:“王尔琢字蕴璞,湖南石门官桥村人,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卓越的军事将领。一九二四年四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十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十月毕业后,留校任学生分队长和党代表,一九二五年二次参加东征。一九二六年夏,他受党的派遣,对国民革命军第三师进行改编,任编后的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北伐时,他率领该军连战皆捷,为主力进军浙江、上海开辟了道路。他治军严明,指挥若定,英勇善战,所属部队,故有‘铁军’、‘飞虎团’佳传。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任七十四团参谋长,后和朱德、陈毅一起率南昌起义留下来的部队艰苦转战,参加和发动了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一九二八年五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追击叛徒,牺牲于江西崇义县思顺街,时年二十五岁。” 墓碑后有一石棺材,安放着烈士忠骨。墓前为以平台,下有一小平台,上下两级共有46个阶梯,两旁种有许多松柏,四季常青,意为寄托人民怀念敬仰之情。现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大密、瓦窑潭革命烈士纪念塔 茶滩大密村马头山对面和杰坝乡瓦窑潭各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两塔高高屹立在山岗上,象征着革命烈士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永远留在人间。
[名人传记] 逝世老红军 赖振骅 赖振骅(1918~1986),1918年出生于崇义县过埠乡水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原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离休。后因患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8月22日病逝于武汉,终年68岁。 土地革命时期 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师特务大队队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通报表扬。1933年,在江西梅花岭战斗中,他冲锋在前,浴血奋战,被授予“模范党员”称号。 抗日战争时期 历任营长、旅侦察科副科长等职,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族群众,机智勇敢地完成了作战侦察任务,为抗日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 历任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和平津战役,在攻克锦州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全团率先攻入锦州,战绩显著,受到东北野战军的通令嘉奖。 解放初期 历任郑州铁路军运处副处长,武汉军区司令部交通处处长、交通部部长、湖北省军区司令部副司令员等职,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长期做铁路军事运输工作。团结铁路工人,模范执行政策,为我军的铁路军事运输工作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外国专家的表扬。在湖北省军区工作期间,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部队和民兵建设,贡献了力量。 “文革”时期 他坚定地站在党的正确立场上,同“四人帮”作斗争。身处逆境,仍坚持工作,关心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积极带领部队和民兵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休以后一直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军队建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党的生活,几次担任干休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普通党员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多次负伤,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杨顺清 杨顺清(1915~1990),男,崇义县扬眉镇人,1915年出生,1931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81年离休,1990年1月26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1931年8月至1941年,历任红军游击队独立团司号员,红军独立十二师司号员,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二团三营司号班长、司号长,二十六军团教导员,八路军随营军官学校司号长,129师特务团三连连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后勤第一科副科长等职。1945年7月至10月因负伤与部队失去联系。1949年8月,任崇义大队一连连长。 1935年,抢渡乌江,荣立大功一次。 1935年9月,在湘鄂、川黔独立师,松桃战斗中,荣立大功。 抗日战争中,荣立大功一次。
赖庆同 赖庆同(1916~1991),男,崇义县麟潭乡人,1916年出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离休,1991年1月2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1931年至1966年,曾任红军三军团十五团司号员、延安边区财政厅被服厂工人、冀热被服厂工务科长、东北长春地下工作员、合江佳木斯桦南县公安队指导员、合江佳木斯桦南县大队指导员、荣军生产管理处被服厂车间主任、崇义武装部参谋、崇义县公安队指导员、县手工业联社、化工厂副主任、拖拉机站支部书记。 抗日时期,曾参加平型关等战役。1945年,日军投降后,党中央作出“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决策,他响应号召,随部队奔赴东北。 1947年,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省桦南县,任县大队一连政治指导员。当时,黑龙江一带长期受到曾投靠日军,后又任国民党地下军中将军长孙荣久的骚扰。在我军民严厉打击下,孙匪屡屡脱逃。一天晚上,孙匪伙同其副官趁黑钻进马家街。赖庆同得到情报后,马上带人去抓。当发现孙匪在一个窑洞里时,赖庆同与带来的11人立即把窑洞包围,并机警的大喊:一排包围后山,二排警戒路口,三排看管好车辆。双方对射一阵后,赖庆同又高喊:把炮架起来,向窑里开炮。接着扔出2颗手熘弹,把窑门炸坏。这时,孙匪只好缴械投降。 1947年5月,原合江省军区授予其“战斗英雄”称号,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其英雄奖章1枚和证书1份。
邓少云 邓少云(1915~1993),男,崇义县思顺乡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14日在武汉逝世,终年78岁。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江西崇义地方的暴动队、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国家保卫局侦察员。以后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担任周恩来副主席随从副官,为保卫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总部特务团总书记、冀中军区保卫部副部长、“三五九”旅保卫科长、鄂南区党委社会部部长、鄂东区党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保卫部部长兼公安总局局长、突围二纵队保卫部部长、南下十二纵队保卫部部长、江汉军区保卫部部长兼公安总局局长。 建国初期,先后任湖北省社会部副部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省检察署副检察长,中央公安部长江公安局局长。1954年8月后,一直任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兼长江般运公安局局长,长航党委副书记,1964年任中央交通部视察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信马列主义,对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气节。1972年恢复工作后,任长航局副局长,1978年任长航局顾问、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沈训阳 沈训阳(1912~1994),男,崇义县上堡乡良和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1949年,先后在江西吉安地区永丰红军团、山西35旅任战士,山西、河北休养连任排长,陕西、延安缓德宝鸡邮电局邮电班工作;1950年解放后回崇义,在过埠区联社任主任。1953年,先后在过埠粮管所、县粮食局任所长、副局长。1957年在省工农学校学习一年。1959年任县拖拉机站站长。1961年任县总工会主席。1966年离休。1986年组织批准,享受副厅级待遇。 1994年2月23日因病逝世,终年82岁。
革命烈士 陈红招 陈红招,女,15岁,崇义县杰坝乡黄沙村人,为扑灭森林火灾,抢救国家、集体财产而壮烈牺牲。1993年11月19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1993年1月31日下午一时,珠玉坑小组的一块集体幼杉林发生火灾,正在吃午饭的陈红招听到呼救声,立即丢下碗筷,带上扑火工具,第一个跑到山上,投入了紧张的扑火战斗。在扑火过程中,陈红招表现十分英勇,始终冲在最前头。由于山谷陡峭,她跌倒了又爬起来,山上荆棘扯破衣服,划破了皮肉,鲜血直流,她全然不顾。由于风大火猛,大火将陈红招和钟达洋包围。突然一团大火卷着浓烟向钟达洋袭来,在这紧急时刻,陈红招不顾一切,冲上前去把钟达洋推出火海,钟达洋得救了,而陈红招却被无情的烈火吞噬,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