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驴友团  >  旅行游记
25年前日本朋友考察《平茶寮碑》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06 15:07:26 视力保护色:

  文字:[ ] 

 

作为中日文化交流项目,以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冈田武彦为顾问、日本东北振兴研究所理事长地主正范为团长的15名日本王阳明学术研究专家学者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凤贤为团长的6名同行专家学者,组成“王阳明遗迹日中联合学术考察团”,于199251日至3日,慕名来到江西省崇义县考察王阳明遗迹《平茶寮碑》。当时,崇义县还没有对外开放,日本朋友的到来,是崇义迎来人数最多的第一批外国客人。

51日下午,考察团抵达崇义。县委、县政府热情接待飘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向他们简要介绍了王阳明为崇义设立县治以来的历史文化和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县文化局工作人员陪同考察,为他们行程提供服务和方便。

《平茶寮碑》是明代王阳明崇义“平乱”后在一飞来巨石上刊刻的纪功碑。是研究王阳明哲学、军事、教育理论和书法,研究明代史、崇义建县史,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它座落在諸广山脉主峯齐云山下的思顺乡桶江(明代称桶冈)村深山老林里一条小路旁,离县城约75华里。

图片1.png 

52日,考察分两组进行。一组为年轻人进山参观考察《平茶寮碑》,一组是冈田武彦、王凤贤和几位年纪大的日本学者留在县城寻访王阳明遗迹。

考察《平茶寮碑》组,为减轻爬山行走的艰辛和缩短路途时间。一大早,乘坐中巴,绕道上堡乡至桶江线路,经过两个小时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車程,到达思顺林场,然后,冒着飘泼大雨,步行十余华里山路来到桶江考察现场。

王阳明亲书的汉字石刻,现在留在世上的不多。当保存完好的《平茶寮碑》岀现在考察团面前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惊喜和赞叹!似乎近半天的車程颠坡和爬山的疲劳顿时消失。有的先睹为快地阅读碑文,有的绕石碑转来转去希望发现新的不为人知的遗迹,有的相互交流、探讨,好一派兴高彩烈气氛。

图片2.png 

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安静下来,向考察团介绍了《平茶寮碑》来历、石刻内容和历史背景。

他说,眼前这块近五百年历史的《平茶寮碑》,因立茶寮而得名。原称“纪功岩”,后来,史学界根据《王阳明全集》称谓多称“平茶寮碑”。是江西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巨石高8.31米,宽3.45米,厚约2米,11抱。整块石碑文字为磨石阴刻。中间磨石碑刻高3.75米,宽1.84米。两侧还有七小方石刻。左侧,“纪功岩”三个大字和“正德十二年十二月□日”一行小楷清晰可辨;右侧,有王阳明书写的几首诗句,因字径小风化难辨。中间碑文字径14厘米,保存完好,翔实记录了当时崇义建县前夕王阳明“平乱"的真实情景。全文如下:“正德丁丑,猺寇大起,江、广、湖、郴之间,骚然且四三年。于是上命三省会征。乃十月辛亥,予督江西之兵自南康入。甲寅,破横水、左溪诸巢,贼败奔。庚辛复连战,贼奔桶冈。十一月癸酉,攻桶冈,大战西山界。甲戌,又战,贼大溃。丁亥,与湖兵合于上章,尽殪之,凡破巢大、小八十有四,擒斩二千余,俘三千六百有奇,释其胁从千有余众。归流亡使复业。度地居民,凿山开道,以夷险阻。辛丑,师旋。于呼!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刻茶寮之石,匪以美成,重举亊也。提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记功御史屠侨,监军副史杨璋,参议黄宏、领兵指挥许清,守备郏文,知府邢珣、伍文定、季敩、唐淳,知县王天与、张戬。"

      图片3.png

工作人员一字一句地解读石刻这段文字后接着说,明王朝中叶,皇帝昏庸无能,大臣争权夺利,地方官吏腐败,到处苛捐杂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引发了全国各地农民造反。赣南、闽南、湘南、粤北山区就有自称“征南王""延溪王”、“金龙霸王”等多股山贼,它们依靠“山高皇帝远"的地理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它们时而联合攻城掠府、开倉搶粮、讨伐官吏,时而单独下山打家劫舍,弄得官府惶惶不可终日,民众天天不得安宁。自称"征南王"的谢志珊、蓝天凤,弘治末年扯起“造反"大旗,在大余、南康、上犹三县交界地也就是现在的崇义境内橫水、桶江一带安营扎寨,练兵习武,经过一二十年的经营,麾下这支造反部队扩展到万人之众,企图称霸一方,与官府作长期的抗争。

风起云涌的农民造反,给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以沉重的大击,动揺了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礎,成为统治阶级的心腹之患。因此,明王朝下决心平定这些山中“贼",而这一重任历史的落在王阳明肩上。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正月十六日,身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王阳明,奉命肩负“平乱"安民重任从杭州来到赣州开府走马上任。并岀任南、赣、汀、漳巡抚,管辖南安、赣州、韶关、南雄、潮州、惠州、汀州、漳州八府及湖南郴州地方。朝廷令其调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将辖区内几股“贼寇”歼灭之。

王阳明到任后,抓紧谋划"平乱"之策。一方面,积极备战,筹足银粮,训练彪悍勇士,苦练杀敌本领,严明军队纪律;另一方面,对“山贼”开展劝降、招安、策反、瓦解工作。同时,注重“治内为先”,教化民众,健全基层社会组织,强化保甲连坐户籍管理,告示民众通""者严惩不贷,切断与“贼寇"联系。经过充分的备战后,王阳明率领5700余官兵先行掃清外围之敌,经二个多月战斗,一举端掉了漳州詹师富老窝,歼敌6000余人。然后,调转头来围歼谢志珊、蓝天凤“山寇”。

图片4.png 

正德十二年九月十一日,王阳明接到圣旨,准其所奏"申明赏罚事理,便宜行事,期于成功,不限以时,相机攻剿。"改授王阳明提督军务,赠给旗牌应用。十月初九,手握军政大权的王阳明,调集三省精兵强将一万二千余人,组成由知府、知县等军政要人负责领兵指挥的十一路官军,兴师动众地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西南面的桂东、仁化另有重兵布防),形成二千平方公里的大包围圈,向"征南王"的大本营橫水、左溪步步逼近。并一路掃荡各隘口小巢,缩小包围圈,与王阳明率领的主力部队会合破横水、左溪诸巢。山贼败奔,朝桶冈方向逃窜。官军乘胜追击。十一月初一,在桶冈、西山界又进行了一场决战,山贼大部伤亡和被俘获,小部向桂东逃窜。最后与早先布防在桂东的三四千湖兵会合,于十一月十五日,在上章(桂东县普乐乡新庄村上庄村民小组)将桶冈农民军歼灭。到此,历时一个月零六天的战斗,"征南王"全军覆灭告终,王阳明"平乱"大功告成。

战斗结束,官军凯旋。王阳明为表彰有功将士,刻《平茶寮碑》纪功,以流芳百世。同时也是防止农民再度"造反"起警示、威慑作用。

屹立在桶冈深山里的《平茶寮碑》,周边森林茂密,唯独石碑天窗洞开,它像一巨人,更像一卫士,守护着即将诞生的崇义县这一地方安宁。

正德十二年闰十二月初五日,王阳明奏请朝廷恩准,平定谢志珊、蓝天凤叛乱后,以控制其以往盘据的这一地方,割上犹、南康、大余三县之地,设立崇义县治。从此,中国历史有崇义之名,中国版图有崇义之地,崇义人民以山定居、以林为业、开荒种地,崇义经济社会逐步稳定发展,长治久安。

在现场考察时间,虽然大雨不停,但大家热情未减,工作人员滔滔不绝地讲解,考察团认认真真地聆听、笔录,不时插话提问,相互探讨、交流热烈。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留下现场照片。

下午二、三点钟,考察团犹如享受一顿美味大歺,结束了现场考察。回程途中,大家被雨湿透衣裳后,开始感到凉意。回到上堡乡政府,午饭前,服务人员为考察团熬了一盘热乎乎的姜汤,每人喝了一大碗,以暖心驱寒,防止感冒。日本朋友十分感谢地方政府细微周到的服务。

考察团经过一天的爬山越岭,现场考察,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到宾馆。

留在县城的考察组,在县文化局的同志陪同下,参观考察县文化馆收藏的《王文成公祠碑》、重修《王文成公祠铭记》两块青石碑刻,并询问王阳明遗迹的相关资料。文化舘接待人员,根据史料记载,就王阳明设立县治时的衙署、城墙和后来的王文成公祠、阳明书院等遗迹的建筑地点、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向日本朋友一一作了介绍。王文成公祠始建于明嘉靖初年,嘉靖辛亥年(1551)扩建,隆庆二年重俢,正祠中堂供奉王阳明塑像。王文成公祠,1964年废,只保存下来两块青石刻碑。王阳明立县时建筑,因年代久远,已荡然无存,唯一留下的只有数十米的明代城墙。日本朋友听完介绍后,致谢告别。

晚上,考察团余兴未尽,等进山考察的学者返回后,集体观看了《平茶寮碑》拓片,重温碑文内容,细细品味王阳明绝妙书法,交流一天的考察收获,一直到深夜。

53曰上午,考察团举行了简短座谈。大家都说,中日两國是一衣带水邻邦,文化相通,祝愿加强两国之间人员交往和文化学术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世世代代友好。辞行前,日夲朋友向县文化局赠送两夲由冈田武彦、地主正范合著的《王阳明遗迹探访纪行》和冈田武彦用中文书写的“静馀孤月湛虚明"题词,以表感谢之意和对王阳明怀念之情。并叮嘱保护好《平茶寮碑》这一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后,他们滿載考察成果和崇义人民友谊,离开崇义,去继续他们的日中文化交流的考察行程,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

 

(作者回忆整理 作者:系原崇义县政府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主办:中共崇义县委 崇义县人民政府 承办:崇义县旅游发展委员会 
地址:江西省赣州崇义县 旅游咨询电话:0797—3813866 旅游投诉电话:0797—3813866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7250005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崇义县信息中心 赣州红浩网络 邮编:341300 邮箱:chongyilyj@126.com 赣ICP备1300311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2502000017号